首页

sm原味调教论坛

时间:2025-05-30 00:32:29 作者:【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杨柏云:一生做好一件“兰”事 浏览量:66744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题:杨柏云:一生做好一件“兰”事

  作者 孔令佑

  继成功拯救植物界“金丝猴”大黄花虾脊兰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柏云和他的团队最近又有新突破。

  杨氏丹霞兰,是一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堪称植物界“大熊猫”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其生活型为腐生,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移栽不能成活。杨柏云告诉记者,历经多年研究,他们现在不仅全面摸清了杨氏丹霞兰在江西省的分布及蕴藏量,还完成了传粉生物学研究,攻克了导致其濒危的机制,突破了共生培养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很可能超越之前在大黄花虾脊兰上取得的成就”。

  大黄花虾脊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疏林地,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自然分布范围也因此非常有限。2021年国家林草局统计发现,大黄花虾脊兰全国野生资源存量不足300株。

图为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柏云在野外调查中。(受访者供图)

  除了数量少,大黄花虾脊兰的繁殖也是个难题。杨柏云介绍,“广种薄收”是兰科植物的典型繁殖特征。种子缺乏胚乳,无法实现营养自给,需要与真菌结合才能促进萌发,无菌条件下需要120多天才能萌发,萌发率仅有18%。

  但如今,大黄花虾脊兰已连续三年在江西井冈山、湖南崀山等19个野外回归点开花,完成了其在自然界的自我更新,标志着这一物种的保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背后,离不开杨柏云团队的努力。

  几年前,一位向导给杨柏云发来野生大黄花虾脊兰的照片。这是江西境内首次发现这种珍稀植物的踪迹,令杨柏云惊喜不已。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大自然中极为宝贵的基因资源。”为了保护该物种,杨柏云随即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攻关。为了从数万种真菌中寻找匹配的共生菌,实验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经过五年上千次试验,他们终于建立了无菌培养和真菌共生培养的繁殖体系,使种子能在30天至60天内发芽,对大黄花虾脊兰进行了规模化育苗。

  从实验室繁育到野外回归,每一步都离不开辛劳与汗水。科研人员常需面对蚂蟥叮咬、毒蛇威胁、车陷泥潭等险境。“有时候野猪会冲破护栏,回归点的小苗全被踩烂。一些植食性的小动物也会‘光顾’,辛苦培育的幼苗就毁于一旦。”杨柏云苦笑着说。历经种种困难,团队最终攻克了大黄花虾脊兰的繁殖难题,建立起国内首创的大黄花虾脊兰快速繁殖体系以及共生培养体系。

  “我们计划逐步扩大保育规模,力争将大黄花虾脊兰成功引入长江流域各省份的适宜生长区域,并期待在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实现10万株大黄花虾脊兰的回归目标。”杨柏云曾说。

  他表示,目前该团队在做好保育的同时,也会在每个大黄花虾脊兰回归点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进行科普,培训技术队伍,希望有更多人共同守护这美丽的物种。

  从1986年来到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生物系,跟随其他老师从事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工作至今,杨柏云已与兰科植物结缘近40年。

  现在,已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老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的杨柏云依然奔波在科研一线。虽然大黄花虾脊兰研究已转入监测阶段,但他“与时间赛跑”的脚步从未停歇。“花在哪里开,我就去哪里”的承诺,正指引着他在杨氏丹霞兰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时政微观察丨再次考察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书记提出新要求

承包土地、购买果苗化肥、人工工资……启动资金仍存在不小缺口,这让老柳犯了难。了解到老柳的规划后,建行贵阳城北支行根据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制定“裕农快贷”服务方案,为其发放50万元贷款,同步为村中6户种植户发放“裕农快贷”共计216万元,全力支持当地种植产业发展。

《2023年湖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90.5%

自明清时期,每逢丁香盛开时,文人名士便相聚一堂,赏花对诗。乾隆皇帝、纪晓岚、龚自珍、林则徐等历史人物都曾留下流连的足迹和诗篇。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首次到访中国,徐志摩、林徽因代表北平新月社陪同泰戈尔到西城区法源寺赏丁香、瞻古刹、话诗词,在丁香花下娓娓而谈,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在泰戈尔造访法源寺、留下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记整整100年后,2024年4月17日至21日丁香花开之际,西城区举办“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2024年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活动。

暑热持续 “三高”人群需警惕

中医讲“百病生于气”。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保持稳定的心态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惊蛰时肝气偏旺,人产生不良情绪、激动暴躁时,尽量调节呼吸,“稳”住自己。

揭惠铁路榕江南河特大桥 主跨连续梁合龙

从中式秀禾服、龙凤褂,到欧式宫廷、法式复古赫本风;从轻婚纱到红色旗袍,从敬酒服、伴娘服到妈妈装……在婚礼上所需的各式服装、款式,如今在丁集婚纱小镇里均可一站式购齐。

世界500强对话湖北 1280亿元项目签约

在医疗支援中,广东省持续投入5.35亿元,援建医疗项目48个,创新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先后选派1300余名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通过结对帮扶,为本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帮助林芝创建“五大中心”,成立高原心血管病研究所,先后援建了林芝市、县(区、市)两级医疗机构,推动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二甲”、市藏医院成功“创三乙”、7县(区、市)人民医院全部成功“创二乙”并启动“创二甲”工作;实现对全市55个卫生院、141个边境小康村配备远程医疗系统及健康检测一体机全覆盖项目;累计立项自治区级及以上重大科研课题50项,开展新技术项目310项,填补区内技术空白26项;培养可独立掌握三、四级妇科腹腔镜检查、冠状动脉介入术等171项新技术的本地医生83名。2022年,林芝市人民医院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达到B级水平,在西藏七地市排名第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